学院学人

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> 学院学人 > 臧    振

姓名:臧  振 
学位:硕士(博士生导师)    
出生年月:1943年8月 
研究方向:先秦史 
毕业学校:南京大学 
电子信箱:zangzhen1943@163.com  

教学科研工作

    臧振,男,汉族,祖籍浙江吴兴,籍贯四川成都,1943年8月生,196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,1968年毕业分配到陕西乾县羊毛湾水库接受贫下中农“再教育”,1969年到华阴县5251部队农场接受解放军“再教育”,1970——1980年在陕北佳县坑镇、通镇、金明寺中学任教,1980年考上南京大学研究生,随刘毓璜先生攻读先秦思想史,1982年底获硕士学位,到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,1990-1991年在北大考古系访学一年,1991年晋为副教授,1994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,1996年晋升教授,2003年成为博士生导师,2008年8月退休。     

    在高校的二十多年间,一直从事教学工作。给本科生讲授《中国古代史》(上古至隋统一)、《先秦史》、《中国考古学概论》、《中国古玉文化》等课程,为研究生开设《先秦思想史》、《诗、书、易导读》、《商周考古》等课程。1989——2006年兼任历史系文物陈列室主任。曾两次获陕西师大教学质量优秀奖。

    参与编写赵文润教授主编《中国古代史新编》(本人主撰春秋以前部分),参与赵吉惠教授主编《中国儒学词典》(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)、《中国儒学史》(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)。独立撰写了《蒙昧中的智慧——中国巫术》﹙华夏出版社1995年﹚,主持编写了《中国古玉文化》(中国书店2001年),主编《十三经辞典——尚书卷》(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)。独立撰写论文四十余篇,发表在《陕西师大学报》、《人文杂志》、《考古与文物》、《孔子研究》等刊物和《孔子思想研究论集》(齐鲁书社1987年)《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》(紫禁城出版社)等论文集中。

代表性论著

参编

1.赵吉惠主编《中国儒学词典》、《中国儒学史》、《中国地域文化大系-三秦文化卷》。

2.赵文润主编《中国古代史新编》。

主编

1.《十三经辞典•尚书卷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。

2.《斯维至史学文集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出版。

3.《陈高傭先生遗稿(先秦哲学卷)》,商务印书馆 2016年 即出

专著

1.《蒙昧中的智慧——中国巫术》,华夏出版社, 1994 年出版。

2.《中国古玉文化》(与潘守永合著),中国书店, 2001 年出版。

论文

1.《诸葛亮北伐失败原因再探》,《宝鸡师院学报》, 1986 年第 1 期。

2.《关于原始社会史的研究》,《函授教育》(按:后更名《陕西师大成人教育学院学报》)1986年第5期。

3.《两种奴隶制》,《函授教育》1986年第6期。

4.《地理环境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决定因素》,《宝鸡师院学报》, 1987 年第 1 期。(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地理》 1987 年第 7 期)

5.《略论诸葛亮在思想史上的地位》,《河北师院学报》 1987 年第 2 期。

6.《白家甲的家族公社》,《陕西师大学报》 1987 年第 3 期。

7.《族外婚之谜》,《中外历史》(按:即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》)1987年第3期。

8.《“凤德”辨析》,《宝鸡师院学报》1987年第4期

9.《图腾起源之谜》,《中外历史》1987年第6期

10.《孔子仁学的历史地位》,《孔子思想研究论集》齐鲁书社1987年出版。

11.《春秋时期一个被遗忘的改革家——郭偃》,《人文杂志》 1988 年第 6 期。(人大复印《先秦秦汉史》 1989 年第 1 期)。

12.《五行起源新探》,《陕西师大学报》1989年第4期。

13.《“价人维藩”解》,《孔子研究》, 1990 年第 1 期。

14.《混沌考》,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》1990年第4期。

15.《从达坂山麓到秃尾河畔》,《民族团结》1991年第4期。

16.《古玉失踪之谜》,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》1992年1-2期。

17.《嘉祐十七品》,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》1992年第3期。

18.《新石器革命——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》,《函授教育》1992年第4期

19.《三秦文化研究笔谈:文化交流与三秦兴衰》,《陕西师大学报》1993年第4期。

20.《玉琮功能刍议》,《考古与文物》, 1993 年第 4 期。

21.《玉琮功能研究述评》,《文博》1993年第5期。

22.《为“玉器时代”正名》,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》1993年8-9期。

23.《玉华宫遗址考察记》 《玉华宫》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1993 年9月出版。

24.《“玉石之路”初探》,《人文杂志》1994年第2期。

25.《丝绸之路的前身——玉石之路》,《丝绸之路》1994年第2期。

26.《西安新出阎立德之子阎庄墓志铭》,《唐研究》第二卷,1996年12月。

27.《关于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历史作用的争议——兼评黄巾起义的历史作用》,《函授教育》1997年第3期。

28.《玉器与周人的社会生活》,《人文杂志》 1997 年第 5 期。

29.《论凤鸟在周文化中的地位》,《陕西师大学报》 1998 年第 1 期。(人大复印《先秦秦汉史》 1998 年第 3 期)。

30.《〈 诗 〉古训在文化史研究中的价值 》,《贵州社会科学》 1998 年第 2 期。

31.《董仲舒的历史命运》,《陕西师大学报》 1999 年第 2 期。(人大复印《中国哲学》 1999 年第 10 期)。

32.《略论五行思想的起源、演变与影响》,《陕西师大成人教育学院学报》 1999 年第 3 期。(人大复印《中国哲学》 1999 年第 12 期)。

33.《民族凝聚力三题》,《人文杂志》 1999 年第 6 期。

34.《呼唤史学研究领域的科学与民主》,《陕西师大学报》, 2000 年第 2 期。

35.《会心不觉拈花笑》,《陕西师大学报》, 2001 年第 1 期。(人大复印《历史学》 2001 年第 6 期)

36.《宗族社会初论》,《陕西师大学报》, 2001 年第 3 期。

37.《也谈“武王葬毕”》,《文博》2004年5期。

38.《古玉功能摭辨》,《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•续编》,紫禁城出版社,2004年4月 。

39.《玉 瓒 考 辨》,《考古与文物》2005年第1期。

40.《“礼义之邦”探源》,《哲学与文化》(辅仁大学)2005年5期。

41.《细玉沟访古》,《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•三编》,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9月。

42.《十三经导读•尚书导读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6年5月。

43.《红山文化玉器功能之我见——食品说、胚胎说、祭祀祷雨说》,《古玉今韵——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文集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1月,(北京)

44.《穆王西巡三千年祭》《贵州大学学报》2010年第1期。

45.《良渚文化衰亡之我见》,《苏州文博论丛》第一辑,文物出版社,2010年。

46.《西周丰镐成周说》,《周原》,三秦出版社2013年9月。

院长:hzl AT snnu.edu.cn
书记:duhaibin AT snnu.edu.cn